平安证券:深挖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
作为以承销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起家的券商,平安证券[微博]保荐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中小板市场份额第二,创业板市场份额第一,2010年、2011年主承销家数排名第一,但平安证券也有“血的教训”,特别是“万福生科(5.650, 0.00, 0.00%)事件”。追根溯源,这次事件还是业务模式有严重缺陷所致,所以必须打破旧业务模式,进行彻底改革才能使平安证券“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也正是这次事件给了平安证券一个契机,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
对此,平安证券副总经理周强表示,今年以来,万福生科等事件爆发促使平安证券投行启动了第二轮改革:
一是打散原有团队架构,实行客户经理制;二是为配合客户经理制实施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其核心是绩效评分表;三是风控优化改革。另外,在核查手段上,更加强调独立性和交叉核查,甚至考虑引入第三方会计师、律师进行独立核查。从根子上、从机制上,彻底消除造成种种项目问题的内部土壤因素,将投行业务转型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到位扎实。
周强表示,如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作为一个直接服务和面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机构,平安证券责无旁贷。平安证券目前已累计承销了120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上市公司,12家中小企业私募债,累计融资规模超过800亿元。但随着市场形势的发展,券商也不得不调整,因此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平安证券也做了改革。
首先,平安证券全面总结了自己100多个项目的经验,对项目中的反馈意见、招股书,分类整理,对上市中小企业的绝大部分问题建立强大的数据库,以此对后续企业上市提供参考和借鉴经验。
其次,平安证券实施了对投行客户融资支持的授权额度制。平安投行在对自身客户的风险和业务机会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可以在授权额度内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对投行客户提供融资支持,同时承担相应风险和责任。
第三,内部推广银证投贷联动模式,促进开拓间接融资渠道。目前,平安银行(12.18, -0.15, -1.22%)已专门批出30亿元的投贷联动额度,专款专用,平安证券希望以此产生更多的批量效益,给各参与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四,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平安证券与平安银行合作,今年推出一百多亿元的银债通产品。一方面是用银行的专用资金解决私募债销售遇冷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解决银行对中小企业了解不够的问题。
第五,平安证券还拟与其它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相互增信的良性循环。平安证券目前已经推动在平安集团内部建立一个中小微企业信息共享的平台,各个子公司不同维度的信息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共享,对于全面把握和判断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能够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并能形成多角度的信用叠加、达到持续增信的效用,有助于形成相互增信的良性循环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