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中小企业座谈会在京举行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主办的2025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中小企业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于2月18日在北京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座谈会的主题为“听企声、为民生”,邀请10余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来自科技、制造、服务等领域的50余家中小企业负责人交流研讨。
自2017年3月首届座谈会举办以来,已成功召开七届,得到了来自民主党派、经济、科技、教育等界别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参加座谈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计50余位。已成为为中小企业发声,将企声化呼声、将呼声化政声的重要通道之一,为全国人大会议议案组和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提供了多份有价值的建议提案,很多建议成为了政府部门深化改革和完善行政的重要参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座谈会上,印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他指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家要胸怀报国志,坚守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小企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将积极引导会员企业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构建协同生态:政企社联动护航“小而美”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兴磊在致辞中表示,召开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中小企业座谈会,协会旨在积极探索为中小企业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发声通道,为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提供支持,倾听行业心声,共谋发展大计。
通过协会深入调研,结合各地“新春第一会”的精神和中央扶持政策,任兴磊提出七点建议: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加强金融支持,缓解融资难题,建议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建议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对接与合作,推动中小企业在跨区域产业链中的分工协作;关注绿色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议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梯度培育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竞争态势重构;强化政策落实,确保中小企业受益,建议建立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
聚焦政策落地:让“两会声音”直通市场一线
与会代表委员结合两会部署,围绕企业提出的融资难、创新支持不足、数字化转型成本高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了相关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发言中指出:“提振民营经济需从制度层面构建包容创新的生态体系。中央持续释放支持民营经济、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的政策信号,但涉企执法‘一刀切’、个人破产制度空白等问题仍抑制创新试错空间。对此,他呼吁:加快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明确债务免责边界,破除创业者‘一次失败终身负债’困境;优化对赌协议机制,培育立足长远的耐心资本。唯有以法治平衡风险包容与责任边界,才能让企业家精神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表示:“企业家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既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体现了企业所需所盼。当下,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呼吁有关部门构建‘政策直通车’机制,开展政策精准推送和辅导,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为企业提供从数字营销到智能制造的阶梯式赋能。中小企业要把握中央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春风,更要抓住产业链协同升级机遇,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曲永义提到:将依托工经所在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积累,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构建、未来产业布局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出前瞻性建言。他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应通过制定具有引领性的技术标准、实施精准化政策扶持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政府与市场功能的高效协同与良性互动。中小企业要抓住产业链深度重构机遇,推动‘链式转型’破局。从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科学完善的治理制度以及差异化的创新能力三个要素突破,打造企业竞争优势。他特别强调,应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打通从科研到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民营企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傅川对相关议题发表了意见,他指出:“法治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应从社会治理的整体角度出发,推动国家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消防安全为例,消防要求本身源于对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具有合理性,但在执行方式上需进一步改进。同时,建议将老旧建筑的消防隐患纳入城区改造计划,以改善营商环境,平衡硬件提升与执法改进”。在谈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时,他认为中小企业应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推进数字化,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他还特别提到第三方配餐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指出行业现代化管理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民生服务质量的关键。他呼吁推动该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将食品安全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王斌指出:“政策制定需更多倾听市场主体的‘心跳声’。此次座谈会收集有效建议43条,相关建议重点突出、问题务实,构思前沿,直面现实挑战。中小企业强,则经济强、民生稳。今天的座谈会,既是一次建言献策的交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把相关建议带到全国两会,推动政策制定更贴近企业需求、更聚焦痛点难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在发言中指出,生态环保产业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力量,其中96.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它们在行业发展中承担了绝大部分具体任务和贡献。然而,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迫切需要政策支持和行业结构优化。他建议,应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的资产数字化管理,推动绿色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完善价格机制,优化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体系。他特别强调,中小企业在生态环保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相关政策应更加注重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帮助它们在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找到切入点,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以四轮低速电动车为例,当前关于“老头乐”合法与非法、规范与需求矛盾交织。有些地区采取粗暴禁行、取缔等“一刀切”方式回避矛盾。着眼“民生为大”,百姓低速出行需求应得到充分尊重、因势利导和规范治理。与会代表认为,合法化与规范化是化解“老头乐”矛盾交织的解扣之策。
企业家企业呼吁“降成本、拓市场、强信心”
座谈会上,中小企业代表直言发展痛点。企业家表示:“尽管国家鼓励创新,但研发周期长、资金压力大,希望政策能进一步延长税收优惠周期。”“国际市场波动加剧,期待政府搭建更多跨境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抱团出海’。”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民建中央现代服务业专委会副主任窦云鹏,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台球产业分会会长、河北省政协委员、独牙台球控股集团董事长乔冰,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金彭集团副总裁王应黎,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低速电动车专委会专家、鸿日汽车集团副总裁吴建国,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专精特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伟,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无二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令悦,民建河北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戴河区政协委员薛冰,北戴河区政协委员、秦皇岛市旅游控股集团文创中心主任马亮以及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理事、中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德分别围绕“大中小企业融通助力专精特新发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关于传统制造业优势再造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推动四轮低速电动车合法化及因地制宜发展”“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总量,促进中国高质量充分就业”“进一步放开商业招牌限制释放消费活力” “充分利用创新载体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促进“两个健康”助推民营经济做优做强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鼓励高校教师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进行发言。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秘书长沈亚桂主持座谈会,协会特邀副会长、中企金桥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如,协会副监事长、民建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孙维杰,协会副监事长、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葛磊,协会首席数字化专家、优易数据公司副总裁阮开利,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中科院理化处原处长鞠维刚博士,协会专家咨询委员董邓艾,协会理事、北京首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宇威,协会理事、国科中青人才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岩,协会低速电动车专委会专家、江苏民营经济统战研究协同创新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卢勇,民建河北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秦皇岛市政协委员白洋,民建北戴河总支会员、北戴河区政务和数据运行服务中心数据服务股股长甘汝月,协会行业研究专家、博士郝越,深圳市盛仕星体育文化公司董事长何冲等参加座谈会并进行交流。
出席座谈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表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连续几年举办的座谈会已经成为了观察中小企业发展趋势的一个瞭望台,也是企业家集体发声的重要平台。听完大家发言后,我们也深深感到肩上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中小企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大家在激烈的讨论中,既有智慧的分享,也有观点的火花,各位的真知灼见,我们一定带上两会,为中小企业发声,尽心竭力履职,不负人民期望。
新华网、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城市报、大公报、中国社会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记者现场与会,共谋政策落地路径,共解企业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