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我国中小企业离“社会好公民”还有多远?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我们必须是社会的好公民,社区的好邻居。”5月底,由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BP公司共同支持,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环境教育案例分享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BP公司社会投资部经理张磊在会上发言的第一句话,再次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上。

  两种理论的更替

  企业要成为社会的好公民,就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据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的传统认识是基于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谓的“股东中心主义”。根据这种观点,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资源从事旨在增加经济利润的活动。在此前提下,企业仅仅处于被动地遵守国家法律和政府规定的层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者、环保以及社会责任投资等运动的冲击,特别是在1992年的里约峰会以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由此,传统的“股东中心主义”逐渐被“利益相关者”理论取代。该理论主张企业发展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应同时分享企业的剩余和控制权。利益相关者除股东外,还有债券持有者、贷款者等债权人,一般员工,经营者,供应商,顾客,甚至还包括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等。

  专家指出,目前我们说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即基于这一新理论: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一个案例:BP社会投资的中长远利益

  张磊介绍,BP在社会公益上的投资主要分三个方面,包括社会投资项目,以中长期为主,如对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EEI)的投资就是10年,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员工配比基金构成的慈善事业。

  以EEI项目为例,张磊说,最初教育部和世界自然基金组织找到BP的时候只是希望BP能出资赞助,但BP了解到EEI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决定全面参与。三方合作者共同成立了一个六人组成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项目的发展,希望这个为期十年的项目能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环保教育融入正规的中小学课程中。该项目实施8年多以来,先后在19所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和2所综合性大学建立了21个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在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设立了86所中小学校试点校,并与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建了“环境教育野外基地”。2003年10月,教育部还正式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该《指南》是EEI项目受教育部委托编制的中国第一部国家级环境教育指导性文件。

  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第三个实施阶段,现阶段主要是落实《中小学环保教育实施指南》,使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环保教育有更好的布局,《指南》的实施将对中国近2亿中小学生的环境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张磊说,公司对社会投资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在BP发展近百年的过程中,公司慢慢认识到,如果拿出赢利中的一部分来回报社会,做一些对当地人民和社会有益的事情,从长远来看,对公司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不管在哪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都需要得到当地社会和社区的接纳。社会投资让企业有了一个“软性执照”,这是社会和社区对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可。公司在赢利的同时跟所在社会、社区和谐发展,跟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

  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上,张磊说,这是一段很长的路,没有哪家公司现在已经走到头,也没有哪家公司认为自己做得最好。大家都是在这条路上走,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社会责任上的侧重也不同。她举例说,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这样做,如跨国公司中的拉法基,以及国内的一些企业像联想,目前在回馈社会上都做了很多。还有一些小型企业也在做,如支持希望小学等,尽管形式不同,但这是大家的一个共识。

  社会投资不能以盈利为目的,那会不会和企业的利益有冲突呢?张磊坦言,“股东价值最大化”在西方是一个共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当然要对股东利益负责,但这并不代表企业要把所有的赢利都放在自己的兜里,拿出其中一部分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促进社会发展,从长远看,也有助于企业发展和股东利益的维护。社会发展了,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从短期看,似乎是企业拿出来的越多,手里的钱就越少,但是从长远战略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此多彼少的问题。企业要发展,就要走负责任的道路。否则,短短几年内企业可能会有暴利,但不会长远。

  中国中小企业仍要努力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负责可持续发展培训中心的张琦博士介绍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如达标排放、污染者付费等;第二层就是社会期望或企业自愿履行的责任,如环境教育项目、公益广告等。

  张琦说,企业能履行第二个层次的社会责任、反哺社会当然是件好事。但是,相比国外企业和一些大型企业,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国内广大的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还面临许多窘境。张琦说:“对这个现实,我们应该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不能一味谴责我们的企业。”

  在谈到我国中小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的差距时,张琦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来举例说,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比经济落后地区更注重环境保护问题,更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力解决环境问题,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本身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两类地区,按同一标准来要求它们是不公平的——经济落后地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切实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能力建设。

  张琦进一步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潮流,目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在国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我们中国的中小企业虽然面临不少困难,但也必须提高意识、加强自律,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

  来源:科学时报赵策2006-07-04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