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支持小麦最低收购价
6月22日下午,江苏泰州兴化市西鲍粮库,大门口一张大红纸上鲜明地写着四个大字:政策导读。内容有两个,一是2006年红小麦最低收购预案收购价,二是以质论价表。“6毛9一斤,嘿,多少年都没有这个价了,比去年整整贵了4分钱哩,我这两万斤能多进账800元呐。看来今年将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粮食对了。”钓鱼乡圣传村农民王正加心花怒放地对记者说。而其他通过报纸、广播等渠道已经知道利好的农民正从四方赶来售粮。
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平衡,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从去年底以来,我国普通小麦、普通籼稻等粮油品种总体上需求不旺,市场价格持续低迷,3月初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4月份出台了做好小麦购销、稳定市场价格的措施,5月16日又公布了《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决定在全国六个小麦主产省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国家连续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合理粮价水平的基本要求,是保护农民利益的现实措施。
泰州市粮食局局长宗长银告诉记者,今年粮食大丰收,泰州今年较上年增产9300万公斤,如果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话,粮食的市场价格很可能维持在0.60元左右,这个价格仅仅能维持成本,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售粮的积极性。截至目前,仅一个西鲍粮库,农户来售粮的已达到526户,而去年同期只有360户。入库红小麦1551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多入库1249万公斤。兴化市购销企业已收购红小麦2.93亿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1.4亿公斤。
西鲍粮贸公司副总经理陆宝良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家托市粮每收购一斤,收购费用补贴2.5分钱,年管理费用补贴4分钱,这样,粮库仓容共3万吨,减除费用,企业可以获利350万元,比上年多获利200万元。他说,托市收购政策不仅能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成本,更能稳定收入,对企业实在是一大利好。
作为政策性银行,承担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资金供应的农发行江苏省分行行长石晶莹告诉记者,江苏省分行积极支持国家小麦托市收购政策,为农民和粮食购销企业服务。针对托市收购资金需求量大、供应集中的特点,该行提前落实资金计划,按收购进度全额发放贷款,全力保障资金供应。截至20日,该行已累计发放夏收贷款51.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57亿元,其中发放小麦最低价收购资金贷款39.1亿元,支持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31亿斤。预计到7月中旬,全省农民可出售的小麦基本可以入库。
据记者了解,在湖北,农民的售粮热情空前高涨,为满足农民的售粮需要,各收购库点普遍延长了收购时间,一些库点甚至收粮到凌晨两三点钟;在山东,为满足农民的售粮需求,农发行山东分行发放贷款65亿元,比去年增加35亿元。六省的综合情况显示,今年的小麦价格每百斤比上年增长5元左右,种粮农民普遍比上年增收。收购企业按国家政策收购小麦,获得相应的利费补贴,利润增加。
文/本报记者 梁 桦
相关链接
农发行渭南分行四项措施保夏粮收购
记者刘晓辰报道:农发行渭南市分行针对今年夏粮收购的特点,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全市夏粮收购工作平稳进行。
一是责任到人,一管到底。各行(部)一把手作为本辖区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修订收购预案,深入企业检查收购资金使用情况。
二是合理布局,敞开收购。根据今年国有粮食企业改制还不到位、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农发行贷款资格、收购企业数量明显减少的特点,渭南市分行在及时指定56户粮食加工企业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参与收购的同时,要求承贷企业加强宣传,广设收购网点,方便农民售粮。
三是搞好服务,确保资金供应。
从6月16日起,分行机关及各县支行全体员工一律取消休假,及时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节假日的资金供应不断档。各支行在向符合农发行贷款资格的40户收购企业发放启动资金的同时,对政府指定的并出具承诺不挤占收购资金的16户购销企业及时发放了启动资金,支持企业及时入市收购,首批发放启动资金1.83亿元。
四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在贷款发放环节,信贷员首先发放抵押、质押担保贷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管理方面,重点抓好收购入库、销售出库、收贷收息三个环节,继续坚持收购申报制、出库报告制和库存监管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杜绝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问题发生,确保了库存值和贷款发放额一致。据悉,目前渭南市夏粮收购平稳顺利。
来源:经济日报2006年07月06日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