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投资者更多机会(金海观潮)
相对机构而言,散户申购新股的成功率要小得多——
新股发行重启后,不少投资者都参与到“摇号”大军中。我的一位朋友从首只股票中工国际开始,一直坚持申购新股,然而却总是不那么“走运”,到现在一无所获。朋友抱怨说,中签对于散户来说概率太小了,为了打新股还错失了二级市场很多投资机会,真是不合算。
的确,由于绝大多数新股上市后都会有不错涨幅,即使是中行A股这样的超大盘股,在上市当天最高都涨了30%。因此,新股目前依然是风险极低、收益丰厚的投资选择,自然会被“抢购”。中小投资者抱怨新股中签难,一方面是因为“僧多粥少”,不可能人人都有好运气。但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目前的新股发行机制下,中小投资者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是处于不利地位的,成功申购新股的机会要小得多。
这种不利地位首先体现在网下配售比例远高于网上申购中签率。目前的新股发行一般分成两块,一部分用于网下配售,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一部分用于网上申购,这是中小投资者参与申购新股的惟一方式。从目前已发行的几只股票看,网下配售比例都高于网上申购的中签率。以中工国际为例,其网下配售比例为0.97%,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17%,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其他新股,如云南盐化、同洲电子等,情况也都相似。
中国银行发行股票时,为了兼顾网上申购者,特别设置了回拨机制,即当网上申购中签率低于一定水平时,从网下回拨一部分股票到网上,最终回拨了3亿多股。尽管如此,网上发行中签率也仍只有1.94%,不及网下配售比例的一半。
网下配售中小投资者无缘参与,网上申购环节中小投资者同样有些“吃亏”。在现有发行机制下,中小投资者只能参与网上申购,而机构既可以参与网下申购也可以参与网上申购。由于网下和网上发行有一定的时间差,网下申购资金“解冻”后仍可以参与网上申购。这样,机构投资者的一笔资金可以申购两次,无疑增加了机会。而且,机构往往会通过短期融资筹集大量资金,中小投资者则大多数用自己的资金申购,资金量自然有限。两相比较,中小投资者中签的几率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在目前的新股发行询价制下,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上发挥着很大作用,网下配售的新股也都有一段禁售期,适当给他们一些优先权可以理解。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小投资者依然是证券市场中的重要群体,他们为市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应有更多机会分享新股发行的溢价。
今后,包括国有大型企业在内的优质新股将陆续发行。在以后的新股发行中,进一步增加网上发行份额,提高网上发行中签率,并在发行规则上有所创新,以更好地平衡机构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是证券监管部门要尽快考虑的,这是中小投资者的共同期望啊。
来源:《人民日报》 午言( 2006-07-17 第14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