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清:构建一流商圈从引导消费开始
首届“中关村暑促节”在近日启动。与此同时,由有关方面一起推动“中关村品牌1+1”工程继续深入进行;针对企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诚信行为标准和中关村区域特点总结延伸的“中关村商业八准则”开始宣传、实施。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海淀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路志清女士。
1+1工程为哪般?
记者:暑期来临,中关村格外热闹。配合首届暑促节,“中关村品牌1+1”工程也更进一步推动中。“中关村品牌1+1”工程,这两个“1”分别是什么?许多读者、消费者都不甚了解,请您给谈谈。
路志清:“中关村品牌1+1”工程实际上在去年10月就启动,旨在提高中关村整体的软环境。其中的“1+1”指的是“打造一流产品”,加上“构建一流商圈”;深层的意思就是“创新”+“诚信”。当时,提出这一工程的主办单位是工程主办方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北京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北京中关村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我们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协会是这一工程的支持单位。
记者:现在推出的首届“中关村暑促节”,对配合“中关村品牌1+1”工程有什么意义?。
路志清:也是为了中关村的品牌建设!
我们的初衷是净化市场,通过暑促活动,给经销商烘托出热销的场面;同时也通过这个活动对企业实行监督,让他们知道这市场还有人管。我们对中关村的企业采取奖优罚劣的手段,不诚信的企业我们会给予曝光,诚信的企业我们会对它予以表彰。企业的品牌好了,中关村一流的品牌形象也就树立起来了。
六大问题对策就是八大准则?
记者:有关部门推出的“中关村商业八准则”,算不算是“打造中关村品牌、构建中关村一流商圈”的全面解决方案?
路志清:可以说这商业八大准则是解决中关村购物环境的对策。比如说虚报价格,前几天召开的《中关村市场峰会》就是专门要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消协也就价格欺诈问题,组织了一批典型案例,作为背景材料,拿到峰会上讨论。真正要拿出什么措施,最后还是要由发改委来定,价格最后是由发改委定夺的。
我们印刷了《中关村放心购物手册》,关于虚报高价的把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们目的是让消费者能识破各种把戏,成为净化中关村购物环境的主要力量。
记者:你们消协在实施“中关村品牌1+1”工程中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路志清:我们消协做什么,就是发挥我们的职能——指导消费。对于中关村电子产品虚报高价,我们分析出价格开放、透明度不够、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经销商诚信意识不足、扭曲的价格手段以及法规不完备等六大原因。这些就是为了指导消费。
中关村电子市场比较乱;经销商的水平参差不齐;再者,目前中关村电子市场是议价市场,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是关键。我们所能够做的是积极地去宣传、呼吁消费者擦亮双眼,对其进行国民消费教育,提高自我保护防范意识,以防上当受骗。这点我们努力去做了并有了一定的成效。
在区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下出版了两期《中关村放心购物手册》,第一期发行量3万册,第二期发了5万册,收效还不错,对消费者起到了一个消费指导的作用;其次搞好违权平台,做好事后调解工作,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方法尽可能地提高经销商的诚信意识,改善扭曲的价格手段的现象。
效果理想吗?
记者:“中关村商业八准则”的提出,有人称为是“八荣八耻”在中关村企业商业经营的具体表现方式,那么包括你们在内的主办方是否为实现这八大准则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路志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在会上各暑促节的主办单位与支持单位均已签名,表示对“中关村八大商业准则”的支持。就我们消协而言,搞好维权平台,提高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做好维权工作,通过这些措施近而鞭策商家“坚持诚信经营,杜绝牟取暴利;坚持勤奋实干,杜绝急功近利”等等。至于其他的关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假冒伪劣的问题,就不是我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事,这些还要各个机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来源:《市场报》 记者 张然 实习生 罗湘华( 2006-07-17 第05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