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金融市场做生意
在珠三角,金融意识已经越来越深地进入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
“最近日本走出了10年的负利率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其银行加息动态。”日前走访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发展时,一位广东顺德铜管生产企业老总的对话抓住了记者的注意力:一个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关注的视野如此开阔?
原来,该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已经进入了期货市场,而日本的银行加息将波及整个亚洲的期货、股票市场和汇率的变化。这位老总解释说:“当前国际市场上铜价波动很大,从每吨铜3000美元上升到最高8000美元,如果企业不善用金融衍生工具,仍然用传统的采购方式买进卖出就像赌博一样。”而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保值,这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在与同行竞争时得以脱颖而出。
在珠三角,金融意识已经越来越深地进入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也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中。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政策的配套由此成为企业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中不得不考虑的要素,更成为企业衡量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潜在因素。而这一点,珠三角企业的认识甚至走在了某些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机构的前面。
也是这位老总,在庆幸自己的企业通过期货买进保值的同时,却另有烦恼:国内银行一听说我们企业进入了期货市场,就顾虑重重,担心我们拿银行贷款炒作期货赔本。但是外资银行听说我们有“买进保值”意识,却认为运作稳健,看好我们的发展。因为拓展而需要大量资金的这家企业,因此难以和当地的金融机构达成共识,只好谋求外资银行的合作。
珠三角的产业集群中也有政府和企业与时俱进,其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与企业需求同步,因此将对企业的服务延伸到了这一领域。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铝材业发展在国内首屈一指,不仅铝型材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且北京奥运的众多场馆建筑都选用了大沥铝型材。为了完善产业链,帮助企业在原材料市场上占得先机,当地政府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商讨建立铝期货南海交割点,从期货市场入手帮助企业延伸并畅通物流。
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影响着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原材料市场;随着上海金融期交所的成立日近,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大门也将开启,企业必将融入其中,甚至参与全球金融衍生品定价权的争夺。这些都将是成熟的产业发展即将面临的挑战。
在与企业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他们对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考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地价、电价、人力成本等初级要素的比较,产业环节和配套市场的完善,乃至于更进一步的金融服务助力等,都已成为这些企业作出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来源:《华南新闻》 记者 张翼鹏( 2006-07-19 第02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