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完善东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之路
找准问题 交流经验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与国家发改委召开工作座谈会
根据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的批示精神,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相关产业组和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于2006年7月7-8日在大连联合召开"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来自东北三省一市的中小企业厅(局)、振兴办、担保公司及协会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别由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和相关产业组组长武士国主持,主要内容有:传达张国宝和欧新黔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就贯彻落实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结合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做重要讲话;中小企业司和相关产业组关于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及打算;听取与会代表的意见。
宋晓梧对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两年多来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要阐述,强调了加快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振兴东北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融资难比较突出成为一个瓶颈。不仅国有大中型企业受到制约,而且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更为突出紧迫。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振兴,离不开对中小企业的鼓励和引导,也离不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就如何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他在讲话中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作为强化东北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大力推进,抓出实效;二是认真研究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快设立再担保机构的试点工作;三是强化企业自身的增信与管理,大力提升各类担保机构的素质;四是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强杠杆调节作用。
中小企业司狄娜和相关产业组梁松分别介绍了推进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工作设想及相关问题。
东北三省一市同志认为,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国家发改委召开这次会议很重要很及时,抓住了东北振兴工作中一个极为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成为东北振兴工作中一个薄弱点,也是东北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代表们认为,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占有比重较大,非公经济与中小企业赖以生存成长的市场、法律和融资环境很不完善,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东北振兴离不开非公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这不单单是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而是东北振兴战略的需要。
三省一市代表还分别介绍了各地区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的现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此所做的工作、成效、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围绕建立再担保机构试点、步骤和组建形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找准了东北地区非公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三省一市同志相互交流了经验,大家认为组建再担保机构很有必要,符合东北地区实际。
狄娜最后做总结发言,对东北三省一市在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专业性和技术性等方面就东北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设想,以及从九个渠道来解决融资难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来源:振兴东北办2006-7-18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