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并非免费午餐(专家视点)
●增加资金供给完善价格发现
●平衡股价指数维护市场稳定
●为金融衍生品推出创造条件
●融资融券需要承担价格风险
融资融券,是指客户向券商借款购买证券或借进证券出售的一种交易行为。融资是指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买进证券称为“买空”;融券是指投资者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客户向证券公司融券卖出称为“卖空”。随着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两个规范性文件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正式启航,这将是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随着具体实施细则的出台,将对证券市场及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投资理念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将来推出股指期货、股票期货等交易品种奠定了基础。
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闸”,市场将肯定发生一个质的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市场的流动性,融资融券的启动将为市场输入新鲜的资金血液,这点将会对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于市场中的存量资金而言,融资融券业务无疑有效地提高了其流动性,放大了资金的使用效用。而信用交易制度也为银行中累计不少的流动性释放到股市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完善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融资融券者成为价格发行功能实现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我国目前由于交易制度的不完善,这一群体还远未成型,但是随着融资融券规则的逐步完善,伴随着信用交易量的扩大,融资融券者将活跃市场交易且强化价值发现功能;维护市场的稳定,融资融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提供了两个相反方向的交易,也有平衡股价和指数的功能。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创造条件,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可以为股指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奠定基础。
融券业务的正式推出,意味着A股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做空的交易机制,从而使得A股市场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其内在投资价值。如果投资者看空某股票的未来股价走势,就可以融券抛空,这样如果此股在未来真的下跌,那么,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就是扣除融券费用后的价格差,由此,做空可以成为投资者的新盈利模式。另外,投资者目前主要是依靠自有资金或市值获得增值,但融资融券业务开闸后,可以通过融资融券业务的放大效应,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对券商而言,融券中的“券”主要是券商提供的有限品种的自有证券,这无疑有利于券商经纪业务的发展。融资融券业务除了可以为券商带来数量不菲的佣金收入和息差收益外,还可以衍生出很多产品创新机会,并为自营业务降低成本和套期保值提供了可能。
当然,融资融券并非免费的午餐,首先投资者需要按照券商规定的融资利率和融券费率来支付费用。其次,投资者必须以其信用账户的资金或某些特定的证券作为担保品,才能申请融资或者融券业务。而一旦使用证券作为担保品进行融资时,就需要承担在融资融券期间担保品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是柄双刃剑,它不仅仅放大投资者的收益,同时也会放大投资者的亏损。
(韩复龄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6-07-24 第05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