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挖掘“金字塔底层的财富”
大银行天然地倾向于跟大企业打交道,这几乎成了一条市场定律。在我国,中小企业难以进入银行的视野,有着深刻的背景。有关人士认为,解决之道是采取综合措施,除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外,还应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而使商业银行在接受中小企业首次信贷申请时有更多的资料可供分析,征信中心目前正努力采集数目巨大的、尚未与商业银行发生过信贷交易的中小企业信息,以此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中小企业的生态环境,加快金融服务创新,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监管部门、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求解。
令人欣慰地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小企业的处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在这块细分的市场中,扮演供给方的队伍正在日益壮大。政策性银行的突出代表莫过于国家开发银行;而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国内商业银行,也结合各自实际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探索了多种途径。
除商业银行外,目前更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市场表现出较大兴趣。据悉,最近,平安信托就正在为中小企业融资尝试进行金融创新;而国内的创投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与此同时,外资银行则几乎把目标全部瞄准了中小企业;国外风险投资者也因看好小企业中的一些成长型企业而纷纷进入国内。
尽管金融机构的创新在不断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显然不是金融机构一家的事情。
据了解,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某些地区充分利用政府部门了解企业信息的优势,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了评价并向金融机构推荐。与此同时,积极建设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并引入资产证券化的模式来创新再担保机制。业内人士表示,挖掘中小企业这块“金字塔底层的财富”应在民企对接、小企业贷款补偿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满足中小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