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群发公司逃亡 企业短信进入黎明前黑暗
下午六点,当李先生像往常一样拿起电话打给他们的短信群发公司要求发送本次的楼盘推荐时,电话那头却传来号码已停机的提示声,李先生心里咯噔一下,他迅速拨通了群发公司业务员留给他的手机号,一样是停机的嘟嘟声,心急火燎的他立即打车前往群发公司办公地,却发现名片上的地址根本不存在。李先生此时不得不相信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群发公司已卷款逃亡了。
李先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主管,一个月前他从网上找了一家号称全国最低价的本地短信群发公司,委托他们为公司的新楼盘做短信广告,现在群发公司那里还有他们几千元的预付款,如何向公司交待?李先生陷入尴尬的困境。进入2006年以来,象李先生这样的案例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群发市场陷入混乱期,这个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切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我们披露了群发行业的内幕。
现在做短信群发业务的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短信卡群发,一类是网关群发。短信卡群发属于国家禁止的业务,所以都是个人或皮包公司地下经营,他们往往放出一条两分、三分的低价格招揽客户,然后通过“缺斤短两”的方法来套取暴利,实际发送率一般不超过10%,很多公司急于拓展业务又不了解行业深浅,就采取了让这些短信卡群发者按号段或所谓的高端客户数据库群发广告的灰色方式。
这种群发短信方式就如同满大街贴小广告,既破坏社会环境又破坏自身形象,为什么这些公司客户明明知道危害还前仆后继呢?说白了还是营销理念不成熟加上侥幸和沾小便宜的心理。大部分这类公司都是中小企业或新兴公司,销售思维单一死板,面对残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拿不出创新性的有效销售方法,只能往歪门邪道上靠。这类客户也都知道垃圾短信的危害,他们自己很可能也是受害者,但正是怀着“我不做,别人也会做”、“别人都发到我手机上了,也没人管”、“我也是垃圾短信受害者,但哪去说理去?干脆我也发”、“别人做了、我不做就吃亏了”等自我平衡心理;抱着“也许会有客户想要的”、“趁现在用短信营销的人还不多,垃圾短信还没泛滥,大家还没彻底反感前赶紧抓住最后的机会”、“不关心的人不会记住、关心的人不会反感”的侥幸心理甚至“反正我也是小公司、被人骂比饿死强”的赌徒心态;打着“反正发条短信这么便宜,100人里有一个感兴趣我就赚了”、“趁这种手段还能用,要比别人多做几个客户”的小算盘,进入了这个地下产业。而由于这些客户本身也属于非法行为,即使吃了亏也只能自己认倒霉,于是就成为了短信卡群发者的“菜”,东西南北中,买的没有卖的精,大批地下群发公司正是抓住群发广告客户这种心理,大胆欺诈聚财,让本来想沾便宜的这些广告客户哑巴吃黄连。
短信卡群发公司这种涸泽而渔的方法就不怕混不下去或被客户报复吗?中国太大了,多少企业啊,总有人是新客户,这些地下公司也早就准备好了退路,而且一般都在本地有或深或浅的关系,客户即使找上门来也很难讨到便宜。
相比短信卡群发,另一种网关群发的公司相对来说规模更大些,也更公开。这种公司接入的是运营商正式网关,受运营商的直接管理,相对来说也更规矩。由于受运营商的管制,他们一般都无法按号段连发,也不能发广告,他们的成本也高,从运营商那批发都得5、6分以上,所以价格也比短信卡高不少,一般都是那种大中型企业客户找他们,维护自己客户或内部使用的。但国内的事你也知道,关键是看人,看是谁在做,现在网关群发公司的成分很复杂,有专心致志做这个,他们一般都不愿意被称“群发公司”,而是把自己的业务称为“企业短信”、“无线商务”,象他们这样中规中矩的做法,利润并不高;有的是凭感觉认为个人短信辉煌后,下一个就轮到企业短信了,于是抱着撞大运的简单逻辑投资过来,结果没想到这个行业现在还是苦日子,一下子陷了进来;也有SP公司转业过来的,你知道现在SP整个行业都走下坡路,惩罚越来越严,挣钱不容易了,形象也不好,不少人就想钻到行业应用,也就是企业短信这一块来,他们觉得“企业短信”目前口碑还不太坏,运营商也支持,便想把做个人增值的那套搬到这里来,再赚一把;还有一部分是短信卡群发“做大”后鸟枪换炮升级过来的。
总之,现在企业短信的从业者很复杂,其中有几类虽然出身不同,但想法是走到一块去了,都是希望在短期内再次掘金,重现 “辉煌”。但按网关体系正常的业务模式无法做到,于是就要采取与短信卡群发相类似的方法。网关群发的意义是稳定、快速、高到达率,但这些指标客户很难自己监测到,于是就给了不规范操作者很大的黑箱空间。网关群发真要把技术做好,投入还是很大的,网通、电信都得有服务器,每个运营商处都至少要申请两个通道互相备份,还有后台建设、计费查询清单、客户服务等,不上到相当规模很难维持平衡。于是很多公司把能省的全省了,反正用户也看不出不来,至于发送质量问题等用户投诉上门后再敷衍。要规规矩矩的做生意很难,这些公司以前吃肉吃惯了,让他们吃菜他们适应不了,也不愿意去适应。
如此说来,这些不法经营者的日子还过的不错,为什么要逃亡呢?你听我说,这种靠欺诈赚钱的日子肯定不会长久的,国家不会一直不管,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已经风声鹤唳了,但不少人还是抱着看一看再说的心理,2006年,可是国家动真格的一年,你从房地产的“国六条”就能看出来,原来不可一世的房地产商现在都蔫了吧?今年不仅是房地产业,很多行业都出台了政府层面的规范办法,短信也不例外,现在SP圈内都炸了锅了,企业短信这块虽然表面上静悄悄,但实际上就像解放前的南京城,天马上要变了,有人等待迎接解放军,有人拼命卷款逃走,有人琢磨着怎么躲起来,一片混乱。今年初开始,包月的短信卡就已经拿不到了。以前不管上边管的再严,总能从边远省份那里弄到群发卡,现在彻底绝了,做短信卡的公司,目前少说也关门几百家了。搞欺诈挣暴利的网关群发公司原来还掩人耳目,现在彻底放下脸子,跟短信卡一样放低价,客户能骗来一个是一个,多赚一笔是一笔,反正日子也不多了。
2006年企业短信行业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期,不少客户现在也跟对待房地产市场的态度一样,继续观望,等待秩序稳定的那一天。我们希望这个调整期尽快过去,毕竟众多实施短信客服等正常应用的无辜客户需要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仍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这个规范后的产品仍然是一个有益于客户、有益于社会的产品;这个行业仍然有合法经营、恪守商道的无辜企业,他们长期承受着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流冲击。2006年的企业短信,该是换天的时候了。
来源:赛迪网 2006.06.14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研究中心